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: 把愛傳出去,幫助美麗的世界愈來愈圓滿 -- 南庄轉化班分享∼劉書彬
正在加載......

分類清單


南庄轉化班分享∼劉書彬

書彬是因為母親生病,在因緣俱足的情況下,於20158月底進入台北圓場。當初雖然是因母病的原因以陪伴的名義進入圓場,但第一天中午分享這段過程時,春田老師就說: 其實誰陪誰來,還說不定。在密集上脊椎旋轉課的八九月中,聽聞同圓故事的我,往往震驚於眼前罹癌的同圓,在重病之下,為何還有持續發送祝福心念的動力,並展現更多對生命與生活的熱情。我也讚嘆三位創辦人和許許多多同圓的發心護持。因為這樣,基本上屬於「健人」的我,反而比媽媽更積極地到圓場煉功,認識這裡的一切。

 

過去五個月圓場生活,讓我的生理、生命和靈性有了很大的轉折與成長。生理的變化,讓我變得更年輕。生命上,兩年前我的職場生涯進入高峰後,我就想走出學術職場,轉而從事社會服務。然而當我媽媽幾乎同時發病後,媽媽變成我的難題。幸經過親友的幫忙,我們度過一年九個月。

 

因媽媽發病,我前述的生涯轉型暫時擱置了。目前,我花很多時間陪伴媽媽,甚至壓縮到我的工作時間。但協會的經驗,讓我知道:媽媽是我過去衝刺工作而忽略的對象,外人看來幸福的父母關係和母女關係,其實真相是扭曲的。媽媽全心的付出,讓她成為缺乏情愛滋潤的病人。我接受這樣的事實,以更多的時間和耐性陪伴,我家人的關係,有了大幅改善,這是我要對協會表達最大感激的地方,我因此也減少了一些生命裡的遺憾。

 

另外,在自己的心性上,也有些許改善。焦躁、無耐性是我最大缺點,目前也在和同圓互動和分享中,反省轉化自己和其他人的相處方式。在南庄轉化班時超越頭車的事件,讓我深覺自己忽略車隊行進應有的團隊精神,而將原有突破黑暗找到回程路的欣喜,轉為自己缺乏團隊與共的反省。在神仙谷上的踏青中,大家在回程時,相互扶持向上大聲高歌的接力打氣,互相嬉戲的快樂場景,都是凝聚革命情感的基礎。

 

當然,同房五天的室友,形成的關懷和開朗,讓大家從陌生到熟悉。中壢圓場良惠一次次,回到房間開房門後說的第一句話是:「我回來了!」,讓我在外感受到我們已成為一個家的溫馨。這一切切,讓我在第四天傍晚上課時,敞開心胸談談自己來圓場的故事。隨後而來的遮眼快轉,我也在輕鬆的心情下,更加快了快轉的速度。回北圓後,我也開始在人群中快轉,並接受碰觸後的種種,體驗團體生活的一切。



gotop